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心血管病学杂志Circulation于年12月6日在线刊登了医院心血管中心*国英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严密的科学设计,开展了全球首个全人群的大规模超声心动图筛查和诊治工作,获得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学龄儿童先心病的真实流行病学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国内欠发达地区儿童先心病患病率及未得到及时诊治的状况严峻。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该团队荟萃分析(即Meta分析,一种用于比较和综合针对同一科学问题研究结果的统计学方法)显示,在活产新生婴儿中,先心病患病率约为8‰;而在学龄儿童中,未治疗的先心病患病率为3.8‰,首次诊断的先心病患病率为1.4‰。
但这一数据,在云南省绿春县却并不适用。此前,医院派遣到云南省绿春县的医疗队员、心内科医生赵趣鸣博士在工作期间发现,医疗资源的缺乏以及医生对儿童心脏疾病的认知不足,可能导致该地区大量的心脏病儿童未能被及时发现。
他与*国英教授商议后,共同启动了“对绿春县学龄儿童进行全人群心脏超声筛查”的工作。通过对该县5个乡镇全部名学龄儿童(平均年龄11.9岁)的心脏超声检查发现,该地区学龄儿童总体先心病患病率为13‰,其中首次诊断的先心病患病率高达11.5‰,均远远高于既往的报道数据;其中有治疗指征的先心病占72.6%。研究进一步发现,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是先心病未被及时发现的独立危险因素。
据悉,这项研究结束后,医院对需要及时治疗的名先心病患儿进行了成功的手术,并请爱心团体给予了资助。
目前,我国学龄儿童的先心病筛查方式都是先进行体格检查,对于体检异常的对象再进行心脏超声确诊。“这种模式可以发现一部分先心病患儿,但会遗漏许多病例而低估先心病的真实患病率,因此,国内外均缺少学龄儿童先心病的真实流行病学资料。”*国英介绍,前述研究首次揭示了国内欠发达地区儿童先心病患病率及未得到及时诊治的严峻状况,研究结果对我国今后相关公共卫生*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提示在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不断加强欠发达地区医疗可及性的同时,应着重提高医务人员对儿童心脏病的认知和筛查识别能力,并广泛开展医学科学知识普及教育提高民众健康意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