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不少人以为寒冷天气将逐步消散,迎来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节。
不料,近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大幅度降温,新一轮冷空气持续侵袭,就连一向暖意洋洋的深圳也没能逃过,持续一周出现了急速降温的现象。
其实不然,这种乍暖还寒的现象在春天是很常见的。初春气候多变,如遇较强冷空气,可使气温骤降至10℃以下,甚至出现雨雪天气。这种一下子让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我们称之为“倒春寒”。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冷天气,都会让人们自觉的穿上毛衣毛裤。九宫艾温馨提示,春季不注意保暖,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寒邪的侵袭,遭到疾病的“偷袭”。因此,倒春寒时节,我们要特别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
立春后容易冻出的4种疾病
一、感冒
受冷空气刺激,寒邪气极易趁虚而入,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头痛、发热、咳嗽、支气管炎、呼吸困难等现象。
尤其是在疫情反复肆虐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意防寒保暖,以免着凉。
二、胃病
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三、心脏疾病
乍暖还寒,即使在家里,气温也是较低的。而血管遇冷收缩导致脑供血不足和心脑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冠心病、心绞痛、血栓等疾病。
四、关节炎
冷空气来袭,对于“老寒腿”来说可谓是一种可预知的痛苦。冷空气伴随着阴雨绵绵,“老寒腿”开始隐隐作痛,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然而,受冷空气侵袭后,没有及时做好关节保护的人,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现象,久而久之,容易引发类风湿关节炎。
如何有效应对“倒春寒”?
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关键部位保暖
时暖时寒的初春,做好保暖工作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我们的头部、颈部、腹部、背部及脚部这5个关键部位,一旦着凉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
九宫艾保暖建议:体质弱的人在寒冷天气减少不必要的出门,出门时注意增添衣服,做好以上5个关键部位保暖,以免着凉。
艾灸温补阳气,调理旧疾预防新病
春季是人体阳气升发的时节,“倒春寒”这种寒邪常会挟带着风邪、湿邪,从而阻遏人体阳气升发,使一身气机不畅,导致生病现象屡见不鲜。
艾灸具有温补扶阳、祛湿散寒的作用,不妨艾灸这来应对“倒春寒”,艾灸命门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四大养生调理穴位,既能有效预防风寒感冒,还能辅助阳气升发。
早晚捂变天捂,常走动勤泡脚
都说“春捂秋冻”,春季最典型的特点是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气温差异大,根据春季天气,我们需要早晚捂,更需要变天捂。日常养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