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洪老太爷的一生
TUhjnbcbe - 2021/10/7 19:28:00

洪寿林(-),字海如,经名舍利夫·文迪尼。祖上系甘肃省景泰县路塘洪家庄人氏。光绪二十四年(年),虎夫耶导师凉州庄老人家确定洪寿林为继承人。洪寿林接任后,潜心办教,殚精竭虑,为光耀伊斯兰教门,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支援红*北上抗日等做出了较大贡献。甘宁青新陕等地的广大穆斯林教众尊其为虎夫耶洪门门宦道祖,洪门教众称其为“洪老太爷”

出身贫寒学有所成

洪寿林出生于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阀混战,民不聊生。甘肃地方团练和满清官兵相互勾结,利用民族矛盾,对回民村庄进行残酷掳掠,烧杀抢劫,无恶不作。洪寿林自小家道贫寒,幼年丧母,生计艰辛。为了躲避天灾人祸,6岁那年,洪寿林便和家人四处逃命。洪寿林排行老六,他与老五洪寿成随父历经险阻,先逃到海原县甘盐池,而后到官桥堡一带,他们沿路乞讨,拉长工打短工,寄人篱下,苦不堪言。最后逃奔同心县下流水乡石泉村洪岗岗子落户。居无定所和四处漂泊的艰难处境,使他的父亲积劳成疾,不久就离开人世。洪寿林从此便失去了依靠,只好流落庄头寺坊。后经人介绍到清真寺做勤杂工,帮寺师傅打柴烧火,担水扫院。洪寿林不甘沉没,凭着对宗教信仰的执著和不屈不挠的吃苦精神,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听阿訇讲诵经典,熟记硬背,勤思善问。3年时间,他将30本《古兰经》背诵如流。阿訇、学董都称赞说:“这个娃娃用功、心灵,日后必成大器”。从此再没让他做杂务。由于他的勤奋用功和天赋超群,引起阿訇和学董、乡老的重视,在教众的积极扶帮下,他走上了在清真寺经堂教育中接受正规学习、求知的道路。

15岁那年,洪寿林来到化平(今宁夏泾源)求学,得到了经堂教育中兼有陕西学派和云南学派所长的蓝(秀斋)、禹(月明)大阿訇耐心赐教(在经堂教育中,陕西学派“专而精”,即阿訇精熟深钻一门经典,经生若学另一部经典,必须另择一位经师;云南学派则经汉并重,由浅入深,广通博学),他的学业大进,经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后来,他又到固原、河州(今甘肃临夏市)等有名寺坊投师求学,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不负众望、精通经典、操守佳懿的大尔林。

洪寿林学识出众,虔诚拜主,严守教律,加上他为人谦恭,不聚财富,体恤教民,是甘宁地区颇有影响的大阿訇。青海凉州庄虎非耶门宦导师马栋到宁夏来传教,将洪寿林阿訇选为哈里发(替位者)之一。光绪二十四年(年),凉州庄老人家临终前又留下遗嘱,确定品学兼优的洪寿林为继承人,时年,他40岁。继位后,洪老人家更加严于律己,劝善抑恶,并在洪岗子设立道堂,虔心办教,不染*事。当时在甘宁青一带名噪一时的马鸿宾,因敬佩他的品学、操守,投了虎夫耶门宦,所以他唯独与马鸿宾始终保持着个人深厚的情谊。

勤俭主教不遗余力

洪老太爷一生生活俭朴,布衣素食,淡泊明志,温饱知足。他本人以穆圣(祈主福安之)为楷模,从未穿过绸缎,衣服、被褥、拜毡都是补了又补。他经常劝戒教众与家人:“勤劳的人真主才襄助”。

洪老太爷一生勤俭主教,为传授教门更是不遗余力,他在靖远城(今甘肃靖远县)东关清真寺任学时,将大家的“乜贴”积攒起来,在原寺址为东关清真寺买下一块土地,并建议大家建好寺,办好寺,发展教门和教育,只有这样穆斯林才能团结,才能培养出新一代人才。洪老太爷后来又到兰州传教,发动教众齐心协力,并将自己仅有的家产拿出,为安葬碱沟井老太爷和凉州庄老太爷在徐家湾买了3亩多地,修建了徐家湾拱北。从青海孟源迁请大通太爷埋体安葬于拱北正亭;从甘肃景泰县迁请碱沟井太爷父子二人埋体于拱北北面;从青海大通迁请凉州庄老太爷埋体安葬于拱北东面。宁夏海原清真大寺,也是在洪老太爷亲自关心和支持下,由众乡老和坊民一齐群策群力,几经周折才建造而成的。

为了传播教门,洪老太爷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为了纪念先贤和修建清真寺,他更是倾囊而出,不遗余财。

爱国爱教一心为民

洪老太爷一生处于民族、阶级矛盾交织、社会极度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国泰民安、利国利教是他终生的追求和夙愿。年,中国工农红*挥戈西征,攻克下马关,占领预旺全境。红*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严格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保护清真寺,帮助建立了“预海县回民自治*府”,洪老太爷获悉后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敬佩。为了团结宗教上层人士,多方面发动群众,红十五*团*治部先后派侦察科长聂秉和和小童等前来洪岗岗子接头联系,洪老太爷不顾马鸿逵驻兵特工的监视威胁,热情接待红*联络人员。为保证安全,他让联络人员藏在自己行功办道的“静房”里,认真听取红*联络员的讲解,对红*的民族宗教*策和团结抗日的主张深表赞同和拥护。之后他又把联络员扮成阿訇模样派人送出了洪岗子。当洪老太爷接受了红*的主张后,便向教民进行宣传,要求他们拥护红*、支援红*。在红*驻扎同心的日子里,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加入洪门门宦的马鸿宾向以“儒将”自称,平素与洪老太爷交情很好,亲如兄弟。洪老太爷的独生儿子洪清国曾拜马鸿宾为义父,长期寄养在马鸿宾府上。鉴于此,年10月下旬,洪老太爷欣然接受红*代表请求,给马鸿宾做工作,使其所属部队避战让路。随后红二、四方面*和前往会宁迎接的红一方面*都顺利的到达了同心县城。

为了感谢洪老太爷热爱人民、拥护红*的行为,红十五*团敌工部部长唐天际、程宗受、马青年等,一行数十人给洪老太爷送来一副丈余长的红绸大锦幛、只羊(打土豪所获)和豫海县回民自治*府委员的聘任书一份(后混杂在地契中烧毁)。锦幛题款为“寿林回族大教主法正”,中间是“爱民如天”四个大字,落款是“汉族同胞程宗受(系程子华化名)、唐天际敬赠”(唐天际墨迹)。

洪老太爷临终前,再三叮嘱老伴和儿子洪清国:“家中匾幛很多,唯独红*送的锦幛是贵重之物,你们要妥善保存,将来定有用场”。洪清国遵照父命,将锦幛细心包藏,隐藏在父亲的“静房”里,直到年解放,作为珍贵文物献给了人民*府(现藏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爱民如天”反映了红*和各族人民鱼水情深,也是对洪老太爷一生的真实写照。

长按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洪老太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