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关于中国死因调查分析的重磅研究新鲜出炉。此项研究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教授团队,主要分析了年到年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特区)的人们的前25位死因变化,以及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
年中国主要死因大洗牌
图片显示,中国人的前5大死因主要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目前影响国人健康的疾病基本都是非传染性的慢性病。
缺血性心脏病从年的第3位爬到了第2位,死亡率增加了20.6%,而且仍在继续攀升。这和老龄化有关,也和国人生活越来越富足、吃得多动得少,导致三高和肥胖增多有关。
注:图中“平均死亡年龄”,是按照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的“中国预期寿命76.5岁”,减去每10万人中平均每个死者折寿的年龄粗略估算得来。图中的省份排名,是按疾病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LL)进行排名(可以理解为“因某病死亡的人总共折寿了多少年”),而不是各省的死亡率排名。
如图所示,缺血性心脏病中排名第1为黑龙江。当地人患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较多,蔬菜和坚果(不饱和脂肪酸)吃太少,这些都是导致血管不健康的因素。而内蒙古除了高胆固醇血症的问题,蔬菜和海鲜(Ω-3不饱和脂肪酸)也吃得比较少。
由此看来,高血脂问题对于血管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血脂高人群
夏季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最近即将入秋,天气变化较大,早晚形成较大温差。在这种温差影响下,人的血管收缩膨胀次数增多,饱受考验!高血脂病人的血管弹性较差,同时因仍未完全过去的暑热,身体排出大多的汗液后导致血液变得更粘稠,大大增加了急性脑梗塞和心梗的发生。因此,医生呼吁,高血脂病人在夏秋交替更需注意严谨控制血脂指数。
高血脂抵抗酷夏小秘诀
01
“心静自然凉”
天气变化大,人们的情绪起伏波动大,容易烦躁不安,会对身心健康有害,对于高血脂人群,情绪失控易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容易引发猝死。因此高血脂人群比常人更应保持心境平静,行事不要过于急躁。
02
饮食忌高糖高脂肪
与冬天相比,每日脂肪摄入量需要更加严格,少吃或不吃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油炸类食品等;同时,因为糖类(如高碳水化合物类)进入人体后悔转化为脂肪,高血脂人群尽量选择低糖饮食,少吃糖类零食蛋糕和甜类饮料,日常饮食多吃蔬果,以及增加补充水分。
03
适量摄入坚果
坚果富含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女性结肠癌等疾病的风险。如榛子可以软化血管,维护毛细血管的健康;核桃具有清理血管,净化血液的功能。但坚果脂肪含量高,所以不宜多吃,并且需要计入每日脂肪摄入量中。
04
适当体育锻炼
白天天气炎热,但也不能整天躲在室内避暑不运动。高血脂人群可选择在早晚气温较低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体操等。运动能够帮助人体分解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水平,饮食、运动和辅助营养剂配合,降血脂更明显。
参考资料
[1]《食品营养学》
[2]《现代营养学》
[3]《中国医学论坛报》
[4]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柳叶刀》
BY
文字:渔夫堡·小夫
排版:渔夫堡·小夫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即删
—End—
FISHBURG渔夫堡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