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70年70位名医马虹心脏早搏有什么危害出
TUhjnbcbe - 2021/2/22 12:08:00

心脏早搏的相关问题是平时大众问起最多的问题之一。可以说,每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都会有心脏早搏的出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心脏的早搏呢?#清风计划#

、什么是早搏?

早搏是哺乳类动物普遍存在的一种心律失常之一,同样也是人类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会发生早搏,尤其是现在人们都普遍生活压力较大,早搏就更加常见。

在学术上,早搏被称之为“期前收缩”,老百姓还称它为“早跳或者间歇”。一般是指在正常有规律的心跳节奏中,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心脏提前发生了一次搏动,后面随即有一段较长的间歇。这时候人们会有令人有一种心脏停跳的感觉或者说间歇的感觉,这种心律失常就被称之为“心脏早搏”。

2、心脏早搏有哪些症状?

一般说来,偶发早搏对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一般都没有什么具体的症状。当然,有些患者非常敏感,可以有心悸或者心跳暂停一下的感觉。而频发的心脏早搏,尤其是对于一些伴有严重心脏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有胸闷、乏力等不适感。但是,还有很多频发早搏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因为他们已经耐受早搏。

3、导致早搏的原因有哪些?

①功能性早搏

功能性早搏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早搏,一般说来功能性早搏多是指早搏的发生并非心脏疾病,而是由于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说熬夜、情绪焦虑、激动、紧张、饮酒、吸烟、喝咖啡和浓茶,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原因。一般这种功能性早搏,去除诱发因素,就可以使早搏消失或者减少。

②器质性早搏

这种器质性早搏,一般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比如说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等。一般说来,这种早搏很多情况下是室性早搏,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很多情况下对早搏也要有一定的处理方案。比如说给予某些药物,甚至介入射频消融治疗。

4、心脏早搏如何治疗

对于早搏的治疗,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功能性早搏,性质数量都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考虑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处理,比如说注意休息、不熬夜、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劳逸结合等等。

而对于器质性早搏,或者说继发于其他心脏疾病的早搏,或者早搏数量和性质都已经超出可接受的范围,这时候最有可能的是先通过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治疗,比如说倍他乐克、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等。但是,如果经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也不能缓解的情况,有些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进行介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就去“今日头条”

TUhjnbcbe - 2021/2/22 12:08:00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医院特别推出“70年?70位名医”大型系列健康科普,名医名家带头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今天推出第2期:《马虹:心脏早搏有什么危害?出现这种情况要警惕》。

马虹教授:心脏早搏

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心脏会有规律地每分钟跳动约60-次。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脏跳动的节律出现了异常,而心脏早搏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情况。

有统计数据显示,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有心脏早搏的现象。那么,心脏早搏到底严不严重?又需要接受怎样的治疗?医院心内科马虹教授将为我们解答相关疑问。

医学指导:中山一院心内科马虹教授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就是心脏异位起搏点提前出现的搏动,即心脏过早搏动,又叫心脏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根据异位起搏点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结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多见,房性早搏次之。如果以早搏的节律来看,每隔一次正常心跳出现的早搏称为二联律,每隔两次正常心跳出现的早搏称为三联律。

早搏还可以根据频率分为频发早搏和偶发早搏,其中频发早搏的定义为24小时内出现次以上的早搏。

为什么会出现心脏早搏?

导致心脏早搏的原因很多,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常引起早搏。全身性疾病,如感冒、低血钾、酸中*等可引起早搏。

心脏刺激,如心脏手术和导管检查可引起早搏。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引起早搏。早搏也常常出现在没有心脏病的健康人。烟酒、咖啡、压力等可诱发早搏或加重早搏。

有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做24小时心电图检查,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早搏。

心脏早搏会有什么危害?

心脏早搏会不会产生危害,要看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以及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定。

功能性早搏一般为良性,无需特别治疗,部分人群甚至毫无症状。如出现症状,主要感觉为心悸,可同时伴咽部不适;另一主要症状是有“落空”感或“坠崖”感。

有症状者可以考虑服用安定等镇静剂,也可服用β受体阻滞剂减弱心脏跳动力量,从而减轻症状。

而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搏是否会产生其他危害,要看患者的病情而定。比如:普通高血压和稳定性冠心病且无明显心肌缺血患者的室性早搏一般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平时注意观察和控制基础疾病病情即可。

但对不稳定性冠心病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而言,室性早搏可能会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猝死。此外,如果室性早搏的联律间距极短,也可能导致室颤。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增大的患者出现频发房性早搏时,容易发展为心房颤动,加重病情。

心脏早搏应该怎么治疗?

功能性早搏,症状不明显者,大多无需治疗。对于早搏频发,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心脏早搏最主要的药物之一,适用于症状明显的功能性早搏人群。如果单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效果不满意,可加用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早搏患者,β受体阻滞剂有减少早搏次数、改善心脏功能以及预防患者猝死的作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室性早搏,特别是伴有左心功能不全者,不主张用1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伴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需要预防早搏发展为致命性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急性情况下需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同时要补充氯化钾。

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室性早搏十分频繁,24小时心电图早搏次数在七、八千次以上甚至多达一、两万次,可推荐做射频消融术。可使早搏得到根治。

特别是准备怀孕生育的青年女性,怀孕前先把早搏问题解决了,孕产期就再无后顾之忧。这种手术治疗室性早搏效果理想,而且安全性也很高。

在生活上,早搏患者还需要戒烟限酒、少喝咖啡浓茶,注意调节情绪,以减少早搏的发生。

患有心脏早搏还能运动吗?

决定患者能做什么运动,要看患者的心脏功能以及有无心肌缺血的情况,而并非决定于早搏本身。功能性早搏人群,在运动方面没有特殊的禁忌。

----------总统筹:彭福祥、林芳宇统筹:谢凤兰、梁嘉韵摄影:刘星亮、蔡新洁摄像剪辑:周俊乐、叶小宝文字整理:何诗雅点好看,和更多人分享健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70年70位名医马虹心脏早搏有什么危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