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发病人群范围广,涉及的病种繁多,治疗过程复杂,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贫血的认识及规范诊治,4月24日,我院血液科举办了一期“贫血的处理策略及诊疗进展”学习班。我院副院长王海英、清医院叶芳教授、医院朴英姬教授、医院血液科李源教授应邀参加活动。来自石景山区各医疗机构的血液专科医师和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由血液内科主任方志坚主持。
医院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近年来我院血液专科的发展和进步表示了高度肯定。她指出培训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相长的方法,希望通过最新理论和典型病例的诊断治疗经验分享共同促进区域血液病学的发展,为血液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会上,方志坚首先介绍了举办本次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了贫血只是一个临床表现,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常常是各种各样疾病的一个表现,因此贫血涉及多学科,需要引起临床各个科室的高度重视。
叶芳教授强调,临床仅14%贫血患者是在血液科首诊的,86%贫血患者是因其他疾病就诊,在非血液科首诊发现的。它既可见于良性疾病中,也可见于恶性疾病,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需要不同的处理原则。她重点解读了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指南,指出MDS有无效造血所致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并且具有向急性白血病发展的高危倾向等特点,并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鉴别诊断、预后及不同的治疗方案做了详细的介绍。
我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李德津针对慢性病性贫血(ACD)做了详细的讲解。她指出ACD常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缺铁性贫血,常见的病因有感染、肿瘤、急慢性炎症等。她对ACD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让与会者对ACD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我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余延芳通过描述三个临床病例的病例特点、诊治经过和转归,着重分析了贫血的特点和如何挖掘贫血病因的方法和临床思维过程。同样的贫血,却不一样的原因,她再次强调寻找贫血背后的原因常常比治疗贫血更重要。
此次学习班的圆满举行为区域血液病学专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和同行也对本次的组织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大家希望有机会能够再聚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编辑/宣教中心
医院之窗往期相关文章:
◆医院圆满完成年国际女子冰球世锦赛医疗保障再接再厉迎冬奥
◆医院成功举办第六届石景山区护理专业论坛
◆医院第十九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
◆新起点新航程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医院新春联欢会隆重举行
◆“激流勇进筑梦前行”——医院第六届医师大会隆重召开
◆实干担当谋发展开拓创新共奋进——医院召开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会
◆顾晋院长荣获首届“精诚医者”荣誉称号
◆医院成为年冬奥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