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这几年最疼的时候,是在哪做了什么吗?
我想如果有人问大家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当然是生孩子的时候!”
生孩子的时候有多疼,该怎么和没生过孩子的人描述呢?
有人说,生孩子就像“腰被生生坳断了!”
有人说,就像“憋闷得像一块大石头往下冲,但就是下不来,只能一边使劲一边哭!”
我也问过我家宝儿妈妈,她跟我说:“你想想你自己突然要裂开了是什么感觉,你还没法阻止裂开,还要裂开很长时间!还好当时打了无痛针。”
无痛这个事,在她进产房前我们就说好了,如果医生问她就直接同意,如果问我我也坚决同意,一秒钟都不能耽搁,因为她很怕疼。
可就是这样,生完孩子她还是紧张地满手都是汗,可想而知如果不选无痛,那得有多疼。
前几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名产妇刚生完孩子,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气势汹汹地拿着拖鞋冲出来,猛打自己的老公。
原因就是原本小两口说好要打无痛的,可婆家不同意,拒绝签字,结果她硬生生扛下了整个过程。
生完孩子后,拖着虚弱的身体,带着满肚子的委屈,她爆发了,三个护士都拦不住她,她一定要把自己的满腔怒火发泄出来。
可能很多人觉得,刚生完孩子的妈妈不可能这么生龙活虎,这可能是假的。
但是,我在评论区看到的各位妈妈分享的自己的故事,是千真万确的。
我豁出性命给你生孩子,你连一针无痛都不让我打?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么说有点“新媒体式夸张”了,什么豁出性命,不就是生个孩子吗!
大家还记得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的那个妈妈吗?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她,怀了双胞胎,这本身对她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可就在胎儿27周的时候,她的病情突然恶化了,需要怀着孩子进行心脏病手术。
手术前医生把所有的危险都和孩子爸爸讲明了,爸爸承担着很大的压力,他不想自己至爱之人有哪怕一丁点危险。
小两口都从对方的眼睛和对话中察觉到了紧张,所以他们只能互相安慰,想着最幸福的事,缓解身上的压力。
手术开始后,妈妈在手术室接受治疗,爸爸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他不希望娘仨成为那倒霉的30%,他希望她们都是%。
结果是好的,手术很成功,几个月后,妈妈成功生下了双胞胎,得到母子平安的好消息后,爸爸终于解开了拧着的眉头,面对镜头,他说:
我下半辈子不干别的了,就守着他们三个人过,还能干什么呢?
为了孩子,妈妈在生死之间走了两遭,还好,她两次都是走运的那个人,自己走过来了,也把孩子带来了。
可另一位妈妈,真的为了孩子,燃烧了自己的生命。
《人间世》我只看了一遍,我实在不忍心再看一遍,特别是里面的这位妈妈。
她叫吴莹,那年,她25岁。
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流产两次,这是她第三次怀孕。
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流产两次,这三个词但凡有一个摊在咱们身上,都不敢再要孩子了。
可她不愿意,因为在她的理解里,圆满的人生,一定要有一个孩子。
可这次,命运之神并没有站在她这边,孩子顺利生下了,可她也在手术中不幸去世,临去世前,她都没来得及看一眼自己的孩子。
很多人看到这都觉得不值得,觉得她不负责任,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也对孩子、对老公不负责。
我也这么觉得,身体不好为什么一定要拼命,人不应该更爱惜自己吗?
但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没有处在这种情况下,永远无法体会当时她在做选择的时候有多难受,因为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这次生产的危险有多大。
为了孩子,妈妈都能豁出自己的生命,可为了爱人,有的人却连一针无痛分娩的麻药都不想给她打。
给自己打针,需要家属同意,这真的挺不合理的,因为别人永远不知道当时你有多痛。
可就是因为这样的制度,很多人认为打了无痛针会“影响孩子”、“孩子会变傻”、“谁生孩子不痛,忍忍就过去了。”
首先,当今世界上没有一项研究表明,无痛针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正常发育,如果觉得xxx家打了无痛针结果孩子感觉很笨,这大多都和遗传或者这家人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当一个无助的产妇,在产房中疼到痛不欲生,想要打无痛针结果外面的家属不同意,这对一个产妇造成的伤害,远大于所谓的“无痛针的副作用”。
而且,这么做真的会让一个本应该爱他深切的女人,恨他入骨。
我们总说,女子本柔,为母则刚。
可如果现代科技能够保护女子,让她们少受罪,为什么还要“刚”?
就像当时看《人生第一次》的时候,妈妈难产,当孩子出生后,有两位老人,眼睛都盯着新生儿,但是...
一个说:宝宝真可爱!
另一个问:妈妈好吗?
当时弹幕上就有人说,一句话就能看出谁是婆婆,谁是妈妈。
为母则刚,刚的是你们敢于闯过鬼门关,把一个属于你和他的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
但是刚的同时,希望爸爸们意识到,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女子,本身应该是柔弱的,谁在自己家不是被爸妈捧在手心的公主呢?
所以这件事,和疼痛无关,谁都有权力不去忍受生育带给她的疼痛。
如果你身边有向你咨询要不要打无痛的妈妈,请你把这篇文章转给她,如果你正准备生产,希望你能加油。
你们真的很伟大,你们更应该被温柔以待。
声明:文字内容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