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世宁是年代的医学博士,医院重症科工作了20年,现在担任重症科副主任。重症科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维持生命,给病人的治疗争取时间和机会,这是一个跟死亡赛跑的职业。
在重症科工作20年,见得最多的就是死亡。薄世宁不记得自己从业这么多年以来,见证了多少生离死别。在一次次见证死亡的过程中,薄世宁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病人和家属非常缺乏医学常识,在面对疾病的时候茫然不知所措,平时不知道怎么养生,生病了不知道怎么面对,还有很多人知道一些医学常识,但都没有掌握关键,甚至很多是错误的。
他发现,如果早一点知道一些医学常识,很多疾病可以避免,生病了可以更好地康复,甚至在关键的时刻可以挽救生命。
于是,他决定给病人们科普一些医学常识,这样可以让病人和家属可以配合治疗,做出更理性、更科学的判断。没想到的是,这样的科普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有一位80多年的阿姨,癌症晚期,各器官衰竭,手段用尽,已无力回天,老太太要求回家。但是,病人家属却不愿意放弃。其实,这种努力是没有意义的,只会增加病人的痛苦。于是,薄世宁通过给家属科普,让家属最终同意带老太太回家。后来,老太太有尊严、无痛苦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时光,也可以叫善终吧。
后来,薄世宁发现到了重症科再科普,意义有限,能够帮助的人也不多。于是,他决定到网上做医学常识的科普。范围扩大到了所有人群,而且将科普医学方面进行了扩充,包括生活中的一些医学知识和养生方法,还包括疾病的预防等等,总之,什么对健康有利就科普什么。
比如,都知道抽烟不利于健康。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危害在哪些方面。于是,他做了一张动图,一些圆滚滚的白细胞在追着一团东西“咬”,模拟白细胞在吞噬病菌。而在抽烟的情况下,这些免疫细胞白细胞的战斗力明显下降。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方式,让人一目了然抽烟的危害。
还有,他根据临床中发现的癌症进行科普。一个病人得了肠癌,家属非常不解,平时身体挺好的,怎么“突然”就得了癌症呢?其实,肠癌的产生长达10多年,甚至20年以上,并不是突然得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干预及时,完全可以预防,甚至可以避免。于是,他在科普中建议40岁以后,定期要做肠镜,发现息肉就切除,这可以避免90%的肠癌发生。
对于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也及时分享给大家。比如,《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吃辣椒可以有效保护人体的心脑血管,那些经常吃辣椒的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相对较低。于是,他立马拍了一条科普抖音,纠正了吃辣伤身的说法,同时还不忘提示大家也不能因此而吃太多的辣椒。等等。
这些医学科普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非常广,纠正了很多人自以为是的医学常识。不久,就受到了网民的热烈追捧。比如关于癌症晚期怎么选择的问题浏览量达到多万,点赞量达到了万以上。
除了网上科普,他还开通了线上授课,开通了《医学常识50讲》,付费听课人数达到13万多人。同时,还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医学常识课,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后来,他将这些年的医学常识科普经过精心选择,编辑整理成《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一书。当年凭借30万册的销量获得了“中国好书奖”“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大奖。
如今,薄世宁一直坚守在重症科,尽最大的努力救治每一个病人,帮病人争取最后的希望。同时,一直坚持做医学科普,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