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胆固醇分2种,一个好,一个坏,你会区分吗
TUhjnbcbe - 2025/3/25 8:49:00

胆固醇并非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种。一个好,一个坏,简单来说,高的高、低的低是好事,而高的低、低的高就坏了。虽然胆固醇过高有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隐患,但过低的话,也容易造成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所以,保证胆固醇的供给、维持其代谢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给胆固醇“正名”

很多人一定说有胆固醇,立马不吃了,其实血液中的脂类过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始作俑者脂类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另一类叫类脂(即具有脂类性质的物质),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除包括碳脂、糖脂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种叫胆固醇。

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牌、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很高。胆固醇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血液。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一些激素的原料。

从饮食下手是控制体内胆固醇含量的主要途径。在这里要区分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

饱和脂肪主要来自动物食品,而不饱和脂肪多半来自植物食品。大部分的鱼类和家禽,含有低量的饱和脂肪。食用饱和脂肪的食品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而食用不饱和脂肪的食品,将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脂蛋白是脂肪与蛋白的结合物,它分为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两种。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好的脂蛋白”(HD)L,它可将胆固醇从血管送到肝脏,并予以排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脂蛋白”(LD)L,它可将胆固醇保存在血管里,形成脂肪沉积,导致血管病变,引发心脏病等。

影响体内胆固醇含量正常与否的原因,与个人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年龄、体重、好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遗传基因以及平时活动量大小等等。上面的论述主要是从医学概念方面讲述,我们这里直接来教大家怎么做?希望你早一点知道。

1、经常运动促进降低胆固醇

运动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它将胆固醇从血管送至肝脏排出,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它可将胆固醇留存在血管,形成脂肪在血管中沉积。

运动可以加快心脏跳动的速度,有利吸取足够的氧气,增强骨骼与肌肉的功能,增进心脏与血管的健康,缓解紧张的情绪,提高抵抗疲劳的能力。

凡是具有活动身体大肌肉的运动可以起着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像骑自行车、游泳、慢跑、步行、打太极拳等等,均可充分活动身体的大肌肉。

2、合理搭配食物,科学饮食

人体通过饮食得到的热量可形成脂肪储存。当体内每增加1Kg多余的脂肪即额外多生产20mg胆固醇。

若进食所含热能长期超过人体需要,储存过剩脂肪形成超常体重。超重的人所增重量中70%-95%来自多余体脂。

同时增大活动量,可增强体内热能消耗,如果成人每日摄人Kcal(千卡热能的常用单位),但消耗Kcal,可减轻体重,如增加走路2小时,打太极拳1小时即可消耗.7Kcal。因此控制饮食,减少进食热量到人体需要以下的水平,可减少脂肪储存。

1
查看完整版本: 胆固醇分2种,一个好,一个坏,你会区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