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手术死亡率下降5成广东这支先心病研究团
TUhjnbcbe - 2025/1/15 16:58:00

在孩子核桃般大小的心脏

和幼如细丝的血管内做手术有多难?

“生死往往就在一毫米之间。”

医院先天性心脏病研究团队却将如此精细的手术几乎做到了极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产时胎儿心脏手术、在国内首先进行胎儿宫内介入治疗,开创了我国胎儿先心病治疗的先河。

近日,该团队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关键技术创新与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项目荣获有着“儿科医学奥斯卡”之称的宋庆龄儿科医学奖。据悉,医院是今年全国6个获奖项医院。

团队的更多威水史

广东卫生在线马上为你送上

01、建立全国首个先心病防治网络,人群产前筛查率上升至26.5%

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或障碍所致的先天畸形,居我国出生缺陷病种首位,发病率为1%。在我国,每3.25分钟就有一个先心病患儿出生,严重影响人口健康。

“绝大多数先心病只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均可治愈。”医院心外科主任、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所长陈寄梅告诉广卫君,胎儿超声检查技术是先心病早期筛查诊断的关键技术,年之前,由于该项技术在省内尚未广泛开展,导致很多先心病患儿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甚至有不少患儿在得到治疗前就已失去生命。

在广东省卫健委的支持下,医院从年开始率先建立我国首个先心病防治网络,首创先心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制定国内首个胎儿心脏病超声检查技术规范和胎儿先心病产前咨询规范,将胎儿超声检查等先进的防治技术通过基层医疗机构迅速普及推广到社区。

▲医院先天性心脏病研究团队

“这个项目最大的贡献是将先心病的诊断和治疗端口提前了。”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小清表示,在胎儿期早期筛查确诊先心病,能够为患儿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截至目前,先心病防治网络已覆盖全省21个地市,筛查孕产妇万例,诊断先心病患儿1.8万余例;人群产前筛查率从10.9%上升至26.5%,复杂危重先心病产前诊断率从25%上升至70%;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先心病相关病因学、产前干预和产后治疗相互衔接的综合防治体系。

02、首次证实吸烟喝酒,为先心病发病危险因素

依托先心病防治网络,医院先心病研究团队还进行了国内首次先心病大样本人群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明确了我国活产儿1周、1个月和1年时累积先心病发病率分别为9.7‰、9.9‰和11.1‰;先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刘小清指出,在研究中首次证实吸烟(包括被动吸烟),铅、镉污染,饮酒是我国特定环境下先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03、为超低体重宝宝进行心脏手术

将整体手术死亡率下降至1.23%

除了在预防阶段下苦功夫,这支团队还在先心病手术方式上进行创新。

在国际上首次证明“非内膜接触缝合技术”应用在初次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中安全有效,为患儿提供了一个治疗效果更优的新的治疗方式。

国际首创“姑息性大动脉调转手术”,为已经错过了手术时机、不能进行手术的大龄大动脉转位患儿提供了新的手术治疗模式。

在国内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先心病手术数据库,实现外科手术质量评价的国际标准化。研究期间,团队完成先心病外科治疗例,通过系列关键技术优化创新,实现整体手术死亡率从2.83%下降至1.23%,其中新生儿期手术死亡率从21.5%大幅下降到8.57%。

▲陈寄梅为患者实施手术

此外,团队还使得我国先心病患儿治疗不再受年龄体重限制,目前医院心脏手术患儿最低体重为克(超低体重儿),最低年龄为出生时(0小时)。

针对传统外科治疗创伤大、康复时间长等问题,该团队创新性开展复杂先心病介入治疗及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相结合的“复合治疗”技术,使患儿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了术后康复的时间。同时,发明研制新型先心病介入治疗陶瓷镀膜封堵器并推广应用到全球53个国家。

知多d

先心病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妊娠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疹、腮腺炎、水痘等。据统计,先天性心脏病病人中,约38%母孕早期有呼吸道感染和发热。

★宫内缺氧: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发病率较高。

★药物:早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可引起心血管畸形。

★放射线的影响

★母体因素:体有糖尿病、红斑狼疮、贫血、高龄等也与先天性心脏病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据调查,先心病患者子代先心病发病率为4.43%。

先心病可早期发现及预防,准妈妈要做好这几件事:

记者|苏海宁

编辑|尹蓁责编|黎晓心

通讯员|郝黎张蓝溪靳婷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术死亡率下降5成广东这支先心病研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