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化,心脏衰竭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如果患上心脏衰竭没有好好的治疗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3个月内住院率高达30%,5年内死亡率高达50%,透过了解疾病能帮助患者控制心脏衰竭,延缓恶化及降低死亡率。
然而,最让人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人确诊心脏衰竭之后,总认为心脏都衰了,肯定一刻不能运动,只能好好休息。实际上,如果大家能了解疾病并配合药物或其它介入治疗,调整生活饮食,进行心脏康复运动,维持心脏能负荷的安全体重,并能辨识与处理这对心脏衰竭的康复是非常有益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确诊心脏衰竭之后,又该如何安全地运动起来。
一、什么是心脏衰竭
心脏的功能如同是身体的马达,透过分布在身体各处的血管,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各器官使用,以维持身体功能。心脏衰竭即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造成无法送出足够的血量以供应身体的需求。
在临床上,心脏衰竭一般是因疾病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收缩或舒张,包括冠心症和心肌梗塞、高血压控制不好、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病变、心律不整、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其他危险因子包含老年人、抽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其他较少见的是由于长期贫血、甲状腺疾病、肺脏疾病、怀孕生产、遗传基因或药物毒性所造成的。
二、心脏衰竭有哪些症状?
心脏衰竭是一个近年来发病率节节上升的重要心血管疾病,它使身体功能加速失调进而衍生更多的相关疾病,并陷入恶性循环。一般来说,心脏衰竭会有以下几个特征性表现。
呼吸困难:一般于活动时,严重时甚至躺在床上休息也会感觉呼吸困难,有吸不到氧气的感觉。
端坐呼吸:心脏衰竭严重者,平躺时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藉由坐起来或垫高枕头才能缓解。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睡梦中容易因呼吸困难而醒来,需藉由坐起来才能改善。
咳嗽:因大量的液体蓄积在肺内刺激黏膜所致,可能是干咳。严重时可能咳出大量带粉红色泡沫的血丝痰,是为肺水肿的症状。
下肢水肿:常发生在双侧踝部。
脑部缺氧:因心输出量减少而使脑部血流不足,导致大脑功能受抑制如:焦虑不安、记忆力受损、做恶梦、失眠或头晕等症状。
食欲减少:因右心衰竭造成肝瘀血、肝肿胀、造成右上腹部腹胀、腹水及黄疸情形而影响食欲。
三、确诊心脏衰竭后,该如何饮食?
1、限制盐分
心脏衰竭会导致人体内的电解质-钠离子滞留于体内,过多的钠离子会使水分淤积过多,造成体重上升导致水肿、肺部积水导致呼吸急促,故须采低钠饮食,有助于控制心脏衰竭疾病。对于中度或严重心脏衰竭的朋友,盐分控制为每天3~5克,且避免食用高盐(钠)食物,比如鸡精、面线、运动饮料、各类罐头食品、酱菜腌渍物、腌熏加工肉品、速食泡面、速食品、蜜饯、各类调味酱料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习阅读食品包装上的钠含量标示。
2、控制水分
水分包含液体及食物含水量,依医师叮嘱来控制水分的摄取,一般需以体液(小便、汗液)排出量为依据,注意勿突然大量摄入液体,原则以测量每日起床小便后的体重为基准。今日较昨日相比一天增加超过ml。建议以干饭或馒头为主食,减少喝汤。可先将一日可以喝的水,用固定容器装好,并将这些水分平均分配饮用,以温开水较能解渴。
3、多吃有益心脏的食物
对于心脏衰竭的朋友而言,多吃有益心脏的食物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水果、蔬菜、豆类、坚果等。根据居民膳食指南,每天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一般来说,水果富含钾,钾是一种对健康血压很重要的矿物质,因为钾可以减弱钠的有害影响。
四、心脏衰竭就不能运动了?
很多人总认为,心脏都衰竭了,肯定需要避免运动了。实际上,心脏衰竭也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病情稳定的朋友皆可接受康复运动计划,从而增进心脏血管功能,改善心脏衰竭症状。
一般来说,主治医师一般会先评估病人的生命征象稳定程度、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日常活动执行能力、心肺耐力、呼吸模式及咳嗽能力等,而后透过运动训练加强心肺功能,并让病人尽可能的达到日常生活独立、提高生活品质。
假如住院期间若经医师会诊评估后,心脏衰竭病人可于心脏康复中心接受运动训练,物理治疗师也将教导病人及家属如何正确、安全地执行运动,出院前医生也会指导病人执行居家康复的方法。
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的朋友而言,常见的有氧运动形式包括行走、脚踏车等,此外也将视个体的能力加上肌力训练、伸展运动、功能性训练、呼吸肌及咳嗽训练等。出院后过了亚急性期(出院后4到6周),我们可于康复科门诊追踪,接受心肺运动测试,借此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并追踪后续是否有进步,是否有能力可重返工作岗位或喜欢的体育活动。
五、患上心脏衰竭,又该如何运动?
心脏衰竭的病人普遍存在运动功能不良的状况,这也是大多数人担心心脏衰竭之后进行运动的风险。因此,患上心脏衰竭之后,在决定进行康复运动时,一定要牢记以下4点。
1、决定进行康复运动之前,进行医学评估
在开始做正式的康复运动之前,一定要先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及体力,利用的心肺功能运动测试,客观评估病人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帮助心脏衰竭的病人设立适当的起始运动处方。此外,运动处方的目的是透过增强体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来促进健康,并保证运动时的安全性。一般来说,对于病情稳定的朋友而言,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2、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
用大肌肉进行有节奏动作的有氧耐力训练,比如走路、慢跑、游泳等等),已被建议为心脏衰竭患者的运动策略。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有氧间歇训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等长或离心肌力的锻炼,比如蹲马步、挺举杠铃等应该避免,因为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
3、注意运动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学院的建议,以保护个人免受心血管疾病为前提时,强度是开立运动处方的首要因素。每个人的最佳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人对运动反应的客观评价来制定的。传统的训练方法是在最大摄氧量的30%下进行热身3~5分钟,随后在最大摄氧量的60%下持续运动30分钟,最后再辅以最大摄氧量的30%缓和运动3~5分钟。然而,如果于运动中发生胸痛或其他心脏病症状,一定要立即停止运动。
4、注意运动进展的速度
一般而言,运动进展的原则是由轻到重,由短时间到长时间。调整的方法是先延长运动时间,比如说5分钟的短时间运动,每天总共做6次,共计30分钟的运动量,慢慢进步到10分钟每天做3次,最后目标是持续运动30分钟。一旦总时数时间的目标达成,可从频次的方向增加,例如一周3次增加到4次,再来可以考虑每日总时间的增加,例如从每天30分钟增加到每天40分钟。最后才考虑强度的增加,例如从走路变成竞走。原则就是由轻到重,以能够负荷的程度,不要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