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运动真的死得更快吗
TUhjnbcbe - 2023/9/28 17:02:00

一些不爱运动的朋友,总爱拿爱运动的朋友说事:你看看,他(她)那么爱运动,天天运动,生活那么有规律,不还是死了,而且死得那么早,运动有什么鸟用呢?然后他们就沾沾自喜,好像捡了大便宜似的:你看我烟照抽酒照喝夜照熬,大吃大喝大鱼大肉,吃了睡睡了吃,不照样活得好好的?

在我们身边,确实出过这样的事情:一个热爱运动、生活有规律的人,好端端的,突然就得了绝症,很快就离世了,还有某个健身养生专家,也是这样,令人唏嘘。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何况这些人未必死于运动,很可能死于不良基因。

常识告诉我们,有些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是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的。如果你先天遗传了这些疾病,再怎么热爱运动,生活再有规律,那也是自愈和治愈不了。但并非完全无济于事,至少提高了生活质量,缓解了病灶延缓了死亡。如果先天遗传了这些疾病,你还暴饮暴食,生活还没有规律,不爱甚至根本不运动,病发更早,死得更快。

持“运动没用”观点的朋友,其实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逻辑也有问题。不错,身边是有早死的运动达人,但多数生活有规律热爱运动的人,基本健康长寿,至少比那些生活没有规律不爱运动的人健康长寿。热爱运动生活有规律的人,大多积极向上,心态较好,除了健康长寿基因,这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有吃吃有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掐着表泡着澡,舒服一秒是一秒”,说的就是这个理。可惜有些人把它庸俗化了,以为心态好就是花天酒地大吃大喝及时行乐,显然大错特错。真正的好心态,是拿得起放得下,收放自如不走极端,酒要喝肉要吃,绝非暴饮暴食;乐要行妞要泡,绝非放荡纵欲,否则一定死得更快。

正如发明安全带是为了保证乘客人身安全,而不是鼓励开快车一样,心态好也不是暴饮暴食花天酒地,否则在这个“吃动物有激素,吃植物有*素,吃饮料有色素”的时代,各种疾病很快魔*般缠身,让你“万般皆下垂,唯有血压血糖血脂高”!

那些长寿高寿的老人,在谈及长寿高寿秘诀时,常常这么说:“什么都吃,想吃就吃,还经常吃剩菜剩饭,没有什么忌口。”我相信他们说得都是真话,但是有一点被大家忽略了,除其本身遗传了长寿基因,他们大都生活在农村,农村医疗和卫生条件远不如城里,食品里的激素、*素和色素,却远少于城里,剩饭剩菜吃多了是不好,但与食品里丰富的化学元素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基因这玩意,确实神秘强大,命里可带来,无法后天强求改变。姚明因为基因好,才能长那么高,否则吃得再好,营养再全面,运动再科学,也长不到那个高度,长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只长肥肉,运动也不见效。有些肥胖症,是否也是基因遗传呢?

英年早逝的有生活规律的运动达人,只是极少数。英年早逝的暴饮暴食和不爱运动者,比比皆是,朋友圈时不时传来“某某突然去了”的噩耗。再看看街上越来越多的“扫地者”(高血压导致的半偏瘫和轻微偏瘫者,走起路来或手舞足蹈左右摇晃,或走一步画个圈),你才会明白运动之于生命,有多么重要,“不运动,就要病”“不运动,就要死”,现今多少人,不是吃死坐死的?

当然,我们所说的“生命在于运动”,是适当科学的运动,而非剧烈变态的运动,否则就不是健身养生,而是虐身伤身。你有没有发现,长寿的运动员不多,特别是那些拿了很多冠*的人,好像寿命更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运动过量导致消耗过大能量失调。

你也不难发现,身边有些人,主要是那些无所事事的退休人员,似乎染上运动痴迷症,或者说强迫症,我称之为运动癌:每天一定要走多少步,跑多少步,今天如果没走够数跑够数,明后天一定要加倍走回来跑回来,否则就吃不好睡不安,好像损失了一大笔钱,心里空落落的。

我们这里有位著名的暴走大叔,每天风雨无阻行走3万步,相当于20公里,从早到晚走不认定,一早出发走到中午,回来吃完午饭再去走,真是匪夷所思。当一个人意识到健康重要的时候,往往没有了健康;那么当一个人染上运动癌的时候,是不是意味他的身心也不健康了?

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基因。先天享有长寿基因,加上规律的生活和适当的运动,必然更加健康长寿。先天没有长寿基因,通过规律的生活和适当的运动,必然提高你的生活质量。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广度,长寿的意义和前提,是健康,否则寿多必辱,与其受辱久活,不如痛快早死!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价值在于积极向上健康快乐,在于提高身体综合素质。虽然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长寿,但与长寿紧密挂钩,无疑功利性太强,从而失去运动本身的快乐,正如读书太功利失去读书本身的快乐一样。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动真的死得更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