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最自豪的事,就是她在62岁的时候减肥成功。
俗话说得好:有钱难买老来瘦。不仅刘阿姨自己为减肥成功开心,连跟她一起玩的老姐妹都为她高兴,在她们的理解中,瘦人会更加健康。
一年前,刘阿姨的体重达到了75公斤。体检报告显示,刘阿姨血压血糖都比较高,心电图显示她还有窦性心律,如果不及时减肥,身体很可能会出大问题。
为了身体健康,刘阿姨开始了艰难的减肥之路。她连续一年几乎没有吃米饭、馒头这类主食,甜的不碰,水果不沾,减肥效果非常明显。甚至在她达到标准体重的时候,为了追求更瘦的效果,继续不吃主食、不碰水果,导致白发增多,脸色很差。
随着刘阿姨越来越瘦,周围的声音也越来嘈杂:
“瘦点好,瘦了才会长寿!"
"一直瘦的人才会长寿,减过肥的人身体往往受损严重,还谈什么长寿啊?“
”身上一点肉都没有了,靠什么来抵抗疾病呀?“
这让刘阿姨有些迷茫,追求长寿,到底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
一、那些片面追求”老来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社会上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就是“有钱难买老来瘦”。很多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对这个观点十分认同,这也导致了片面追求“老来瘦”的一些行为。
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些老师,对渭塘镇较轻体重女性老年人做过研究。在社区和老年慢性病门诊当中,因为体重过轻而导致的疾病,在所有病症中占比根据患者的年龄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很多老年人为了追求所谓健康瘦,不吃细粮,杜绝水果,推崇素食,远离肉类。这些行为可以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高血糖等病症的发病率,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但也要注意,长期吃粗粮会损伤脾胃,偏食会导致身体营养缺失,体重过轻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苏州大学上述研究还表明,高龄女性群体营养素摄入不均衡,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体重过轻。营养不良又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又会引起老年人食欲下降,造成恶性循环。
老年人追求瘦的观念,往往会忽略上述原因对身体的危害,从而增加其骨密度下降。而《苏州市渭塘镇~女性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率及变化趋势》这篇文章也提到,体重过轻甚至会增大肺癌的患病风险。
所以,不顾身体的自然需求,片面追求老来瘦,是十分不可取的做法。尤其是对微胖的中老年人,为了瘦下来,以付出健康为代价,更是万万不能。
若在”中年发福“的年纪并没有胖起来,身材一直都保持得很好,这样的人健康指数会更高一些,患病的几率相对会更低。
二、”常瘦“的老人更长寿吗?
在提出”常瘦“概念之前,我们要先普及一下现在流行的BMI指数测试法。
BMI指数目前是国际上通用、可以反映人体充实度的指标。换句话说,通过BMI指数的值,可以大体推算出这个人的胖瘦、体型,也可以推算出其是否健康。
BMI值的计算方法是: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粗略地说,正常人的BMI值在20到24之间,少于20为瘦,大于25为超重,大于等于27为肥胖。
所谓常瘦,就是指人在出生以后,在各年龄阶段的BMI指标都处于正常的范围。
国家成年人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BMI指数正常的人,在心肺、血管的健康水平和柔韧、平衡等运动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超重和肥胖者。
通过对男、女各年龄阶段BMI指数的研究,人体疾病的发现往往是在老年阶段。但其形成和开始是在青年和中年阶段,而在这个阶段BMI值处于超重、肥胖的人群,对于老年人的体型和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所以说,正常的体重应该是大家一生都应该保持的。
即便大家在老年的时候,通过减肥把体重控制在了正常范围之内。如果年轻时有过肥胖史,那他患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常瘦“与长寿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
当然,瘦也要适度。正如我们上述所讲,BMI值在正常的范围之外,长期小于20的话,也要考虑是否有脾胃、吸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正常的BMI值,是从20到24的,那么微瘦和微胖哪个更好一些呢?国家成年人体质监测中心的研究表明,在50岁以后,老年人的BMI值指数稍高一点更健康。
三、微胖的老人更健康?体重多少算微胖?
微胖的中老年人,有更多的肌肉支持。人体的运动、新陈代谢都需要肌肉的参与,但肌肉量是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而逐步减少的。因此当年龄增加的时候,如何做才能减缓肌肉的流失,就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倘若人们因为追求瘦而导致肌肉流失过多,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关节炎、心脏病等疾病。微胖人群的身体营养更全面,可以减少肌肉的消耗,在运动、心血管方面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
微胖的中老年人更有活力。我们在社会上看到一些中老年人,相同的年龄,因为体型太瘦而“显老”。这就说明身体过瘦,体内的蛋白质——胶原蛋白能量不足,使人的肌肉没有了弹性。消瘦的人肌肉缺少水分和营养素,容易感到疲惫倦怠,整个人无精打采没有精神。
中老年人不要谈脂肪色变,它是人体储存能量的重要来源,脂肪太少对健康是不利的。微胖的中老年人,体内有充足的脂肪,面对疾病身体会产生更多的能力,免疫力更强。
当然,过胖也是不行的,把BMI值控制在22.5到24之间,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最合适的。
所以,具体多少体重才正常,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值。它与每个人的身高、年龄以及自身条件有关,只要在适当的体重条件下拥有健康的身体指数就可以。
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何把自己的体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就比较重要了。
四、如何保持体重才能更长寿?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除了追求长寿,更要注意提高生活质量,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保证这两点的重要一环,就是保持正常体重。
如何保持呢?做到这几点,对于保持身材至关重要。
1.一定要均衡饮食,不要偏食。除了粗粮、蔬菜之外,肉、蛋、奶、水果、坚果都要吃。很多老年人为了追求所谓的瘦,吃素食,喝稀粥,最后脸色蜡*,整个人营养不良。这样的人虽然瘦了,却把自己的身体置于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一旦遇到疾病的侵袭,很容易因为抵抗力差而把小病变大,延长治疗时间。
2.运动量要适度,不能不动,也不能动得太过。
关于运动,在老年人的观念中有两个极端,一个是一动不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最爱坐在椅子上看看书,喝喝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比较惬意的生活,但时间长了对身体是不好的。
俗话说得好,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也是一样。经常出来晒晒太阳,能够增加身体的阳气,加快血液循环,有利于体内*素的排出。
另一个极端想法就是大动特动。有些中老年人,每天早上跑步五公里,早饭后再去打拳,白天逛公园访名山,晚上再去广场舞。一天下来,运动量比年轻人还大,而且喜滋滋地说自己丝毫不觉得累。实际上,每项运动都会出汗,汗出得多了,人的身体就会虚弱,时间一长对身体的影响也很大。
所以要保持适度运动,走路微微出汗,稍累即止,让自己的身体消耗保持一个平衡状态,这样的体重才会和身体条件正向关联。
3.保持肠道通畅,便秘影响身体健康。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便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并不把它当成一回事,但实际上,便秘对人的身材、体重的影响是很大的。
食物进入体内,需要经过24小时的循环,除了被吸收的营养物质之外,剩下的糟粕将会被排出体外。如果不能按时排出,那这些糟粕堆积在肠道之中,一方面会增加身体的*素,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人的体重。
那么这些糟粕的重量,就不能算是对人体有益的体重,时间长了会影响肠胃功能,还会造成腹部肥胖,进而影响肝脏、心脏等脏器。
在肥胖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腹部肥胖,相对于胖得比较“匀称”的人来说,这样的人更加危险。腹部肥胖表示人的内脏脂肪超标,会对内部脏器产生危害,而这样的人往往都有便秘,所以平时保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肠道的通畅。
文章结语:
随着社会条件的进一步优化,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更加迫切,尤其是中老年人,为了追求有质量的生活,不断地去学习养生知识。但社会上关于长寿、关于健康的观点很多,但体重对人身体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片面追求瘦是不可取的,但肥胖也是经证实对健康有害的,所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年龄,把体重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课题。找到适合自己的体重,以健康的方式去保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苏州市渭塘镇~女性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率及变化趋势》中国老年学杂志..7.37
[2]《湖北省成年人、老年人的体型特点和肥胖问题的研究》湖北体育科技.4.26
[3]《我国中老年人超重、肥胖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ChinJControlPrev..8.22
[4]《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