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做一次心电图要多长时间只有得了心脏病的人 [复制链接]

1#

心电图检查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个检查手段,具有价格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方便,无创,能反应一些重要的心脏健康信息等特点,是许多科室的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很多的改进。很多朋友做心电图的时候,认为检查的时间越久,检测的结果就越详细,也会越准确;还有的朋友会担心做心电图的时候会发生触电;是不是只有中老年朋友,得了冠心病或者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才需要做心电图,其他人都不需要做。其实这都是对心电图检查的一些误解。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相关的知识。

心电图检查时间越久,结果是否越准确?

随着临床上心电图检查系统的更新换代,他们记录的数据和图像越来越清晰,检查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的质量和效率。一般来说,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时候,真正采集图像的时间10到20秒左右。其他的时间都是患者在做准备活动和安放电极等。如果临床上碰到一些特殊的病号,比如说心律失常的,可能会加做一个长导联的心电图,以便于分析是发生了哪种心律失常。有一些中老年朋友,原有冠心病或者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有部分还有颈椎病,自己平时症状时有时无,在做心电图的时候可能检查结果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大夫会建议做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便观察一整天的心脏活动情况,寻找普通心电图不能发现的异常。

做心电图的时候会不会被电到?

在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朋友认为做心电图的时候会被电流电击到,因而在做心电图的时候现在非常担心。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人体在心脏细胞收缩的时候,产生比较微弱的电活动,心电图机的作用就是把这些店活动放大之后再记录下来,而这个心电图输出的电压对人体基本没有什么影响,更不会触电。

什么人需要做心电图?

医院的人都需要做心电图,但心电图在临床上应用确实很广泛,很多人群都需要做心电图,例如:心脑血管疾病、妊娠期女性、糖尿病、电解质紊乱、手术前后等都需要做心电图,确定心脏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其他病情,以提前干预和准备,避免诱发其他风险,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具体应用范围,可以参阅本人另一篇文章: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心电图?心电图检查指征有哪些?

做心电图检查时要注意什么?

一、做好准备,配合检查

在做心心电图检查前,应穿宽松的衣物,充分休息10分钟以上,入室检查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有一些人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会比较随意,身体扭来扭去或者不停地说话,不肯配合医生的操作,这样会影响采集图像的质量,进而影响心电图诊断医生的读图,让做出来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欠准确。

二、平静呼吸,精神放松

有些人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会比较紧张,导致心率过快;呼吸急促,导致心率不稳,同时呼吸机剧烈收缩会产生较大的肌电流干扰,影响心电图的采集质量。心电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不痛不痒,也不会发生电击和其他危险,因此,要放松心情,保持呼吸的平稳,才能提高作图质量,取得最佳的检查结果。

所以说,心电图检查并不是做得越久就越准确,它的采集是有时间规定的,去检查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做好准备,配合医生的检查,这样才能取得准确的结果;心电图检查也不会发生电击和辐射等伤害,所以也不用担心它的不良影响;至于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心电图,临床上都有相应的规定和指征,只需要在医生正确指导下进行即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