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及体检时常常可以碰到病人做心电图时提示早搏,而往往患者会问“医生,什么是早搏,要不要紧?”“我是不是有心脏病?”“可以治疗吗?”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对早搏知之甚少,因此会焦虑,其实是大家对早搏了解得不够,心脏早搏并不可怕。
在心电图上,早搏也称为期前收缩,是在窦性或异位性心律的基础上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一点提早发出激动,过早地引起心脏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一次除极。这个兴奋点可以在心房、房室连接区、心室的希氏-浦肯野系统,甚至就在窦房结。因此,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区性和室性。其中以室性为最常见,房性次之。目前认为相对于房性早搏来说,室性早搏的风险要高一些。早搏大多为折返机制形成,少数为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引起。
发生早搏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早搏发生的频率和患者的耐受力,多数患者有胸闷、心悸感、停跳感,也有少数患者因已耐受而无症状。体检时心脏听诊可听到提前发生的搏动,其后有一较长间歇。
早搏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大致可分为功能性及病理性两大类,功能性常见原因,如,劳累、焦虑、情绪紧张、吸烟、酗酒、喝浓茶等;病理性由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青少年常见有病*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中老年常见为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等;还有一些其它疾病会导致早搏,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血钾异常等。
早搏在正常人中也十分常见,发生后,不必过分紧张,若能确定为功能性因素,去除诱因是关键,还可以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确定早搏发生的严重程度,如为偶发早搏,一般不必治疗,当出现频发性早搏,影响血流动力学或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时,需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而少部分对药物无效者,可以行射频消融术。
“
总之,发生早搏时,应保持平常心,过度焦虑担心反而会加重早搏,平时生活起居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清单饮食,易消化,戒烟,忌酒等。
”
编辑院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