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彤心飞传是由医院心脏科刘彤教授和郑州医院心内科谷云飞共同推出的一档心血管前沿文献速读栏目。每期精选国际顶级期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深度呈现,以期让国内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同步跟踪学科进展,了解前沿动态资讯,获取最新研究结论。
心脏性猝死(SCD)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北美每年心脏性猝死病例超过40万人。心脏性猝死的临床预测指标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常规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测量左心房(LA)功能,评价左房功能预测接受一级预防ICD植入患者心脏性死亡(SCD)或适当ICD放电的价值。
该研究入选名缺血性或特发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且这些患者在接受一级预防ICD植入前都进行了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该研究通过心脏4腔和2腔图像,在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分别测量左房容积,计算左房排空功能(LAEF)。临床随访患者的主要终点是SCD或适当ICD放电。
图1.通过MRI检查心脏4腔和2腔图像测量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房容积
入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12岁,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24±7%。平均LAEF为27±15%(范围,0.9%-73%)(表1)。天的中位随访中,35名患者(17%)发生主要复合终点。LAEF与主要结果相关性强(P=0.);LAEF小于或等于30%患者累积事件率与高于此临界值患者的事件率分别为26.1%vs5.7%(风险比,5.5;P0.)。多变量分析结果相似(风险比,4.7;P=0.),且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扩张心肌病亚组中以上结果保持一致(表2,图1-3)。
表1.研究队列的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其与主要结果的单变量相关分析
图2.依据LAEF应用Cox回归模型估计4年生存曲线
图3.LAEF高于和低于30%阈值两组人群主要复合终点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
表2.ICM和NIDCM患者的临床和CMR特征与主要研究终点的单变量分析
该研究结果提示:一级预防性ICD植入患者中,左房射血分数(LAEF)可以独立预测SCD或适当ICD放电。然而,既往有关SCD和心律失常终点的研究显示,左房容积并不是一个重要预测因素。据报道,心房颤动是左房功能不良的终末表现,同时房颤是SCD的独立预测因素,这也支持左房功能在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方面优于左房大小的观点。
Lydell等研究指出这种以上这种相关性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左房容积增加和LAEF下降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密切相关,可能是与心肌纤维化相关的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因此,左房功能可被认为是左室心律失常基质负荷的间接反映。然而,CMRI评估的LAEF是独立于左房瘢痕体积的SCD预测因子,表明左房容积是超过瘢痕负荷的致心律失常预测因素的替代指标。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应包括比以上研究更多样化的人群,即那些非一级预防ICD入选人群。左房功能是一种近年来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