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藏族母子先后与山东结缘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公 [复制链接]

1#

次旺加措是来自日喀则市仲巴县的2岁男孩,6月29日,医院接受了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巧合的是,几年前他的母亲也在山东接受了这个手术,他的姥姥也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一家三代两代人与山东结缘

“我当时还在上学,也是由山东的救助团队到日喀则,把我带到了山东来做的手术。”23岁的石卓是次旺加措的妈妈,“我的妈妈也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是当时没有救治条件,也没有现在的好政策,她只能是自己吃点药,维持着。”

“山东的援藏人员给我们免费做检查,我知道孩子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时候也是很担心、很紧张,但是后来想到我在山东治好了,就踏实多了。”石卓对到山东的此行充满希望,她用自己的现身说法跟家人商量之后,带着孩子跟随日喀则先心病儿童公益救治项目团队,来医院。

日喀则先心病儿童公益救治项目是山东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发起实施的“鲁藏一家亲·共圆健康梦”齐鲁医疗高原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心病儿童公益救治项目,医院第二年承接。

从日喀则接回的5位符合手术条件的孩子,次旺加措是其中之一,也是病情最重的患儿,2岁9个月,体重只有10公斤,身高不足1米。

放弃介入开胸只为保住2岁男孩的命

“我们为次旺加措准备了两套手术方案,封堵和开胸,最初是想尝试一下做介入封堵手术,但是术前进一步超声检测,他的室间隔缺损在1.2-1.3厘米左右,上边距离主动脉瓣环无边缘,而且年龄小,体重轻,不适合,经过讨论,我们决定为其实施开胸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常忠路是次旺加措开胸手术的主刀医师。他介绍,为了抢救这个小生命,他带领团队,在相关科室的协助下,用了4个小时为其做了开胸手术。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停止跳动,医生找到缺损部位,剪取相同大小的补片,用prolene线把补片缝合修补室缺,修补好之后让心脏重新跳动起来。虽然室缺修补是心脏外科的常见手术,但是小孩子的心肌组织相对较脆弱,在手术中需要使用特殊的缝合线、特殊的垫片,缝针需要注意方向,还要注意牵拉及打结的力量。”常忠路主任介绍,在做室缺修补术过程中,一定小心不要影响到周围的结构,尤其是传导系统、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等,一旦影响到周围结构,比如出现传导阻滞或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便会出现术后恢复不顺利或者生命体征不平稳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所以说手术的每一步骤都要小心谨慎。

术中,心脏停跳、心肌舒张的状态下探测到,次旺加措的室间隔缺损部位是1.5-1.6厘米大小,比超声检测的还要大,这种情况是不适合做介入封堵手术的,正是由于缺损较大,才导致这个孩子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又瘦又小,个头小体重轻发育不好,持续下去不进行救治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手术很成功很顺利,次旺加措术后转入了心脏重症监护室。

迟来的午餐带着温暖

下午3点,在次旺加措病床旁的桌子上,放着妈医院提供的午餐。因儿子手术要空腹,石卓也没有吃早饭。早上8点次旺加措被推进手术室,石卓一直等候在家属等待区,虽说自己曾经做过这个手术,但是手术皆有风险,紧张的她不住的搓着手,踱着步,等待是漫长的。

下午1:30,次旺加措心脏复跳,关胸。

次旺加措被推出手术室,石卓的脸上挂满激动的泪水。

回到病房,吃午餐。

常忠路说:“恢复顺利的话,再有七八天就能出院了,出院后的生活与常人无异。”

石卓脸上露出了笑容。

公益责任与行动我们一直在路上

6月26日晚8:20,来自日喀则市5名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乘坐的东航客机抵达济南,到6月29日下午1:30左右次旺加措的手术结束,不到三天的时间,为5名患儿成功实施救治手术,这是省立三院的速度,也是全院合力救治的结果。

医院作为省卫生健康委直属医院,时刻把公益责任放在首位,认真落实援藏、援疆、援青、援渝和省内对基层医疗单位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服务百姓健康。年首次启动日喀则先心病儿童公益救治项目,当年便成功为13名先心病患儿实施手术。同时,医院还专门设立了“五年公益救助爱心基金项目”,面向全国每年开展公益救助,重点针对新疆、西藏、云南、青海等边远地区先心病、胸病、肢体矫正等,开展专业医疗救治。

来源: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