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中医历史悠久,医理深邃。有些人并不理解中医,但就只说这发热吧,你要望闻问切,四诊八纲。而现在呢?只凭一根小小体温计,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但是,在这里也得给大家提个醒儿,你那一根玻璃管儿对中医来说也不是万能的。何以为证?
首先要说的是“寒证”
蒋林峰/摄
这寒证是中医的专利,与热证相对应,中医有一系列寒证,但对此,体温表却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因为寒证患者的体温并没下降,那一根玻璃管儿就等于虚设。
即使是对体温升高者
体温表也未必全有用
木蝴蝶/摄
举个例子,外感风寒,这在中医当然是寒证了,一个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恶寒发热”,就是伴随着发冷而发热。这时的发冷是自我感觉,发热是客观存在,发冷是体温表量不出来的,发热却可以通过体温表量出来。此病现在叫感冒,也叫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当然是要升高的。若根据体温表来说这应是热证了,而中医却偏要说它是寒证,就因为它“恶寒”,若是因其体温升高而按照热证去治那肯定要治出一个人仰马翻来。可见,体温表的高低并不一定表示中医的寒热。
阴虚发热
蒋林峰/摄
说到阴虚发热,那可是一种十分恼火的发热。它往往是“五心发热”,两个手心两个脚心还加一个心窝子,一共燃起五团烈火。它更是午后发热,热在下午两点钟之后,头上赤日炎炎,身上烈火熊熊,真可谓是天底下最大的煎熬。而最使人难以忍受的是它的“骨蒸发热”,那热是从骨头里面发出来的,更像由蒸笼蒸出来的,其难受的滋味儿,没有亲身体验过是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来,若选形容词。只有一个“死去活来”了。阴虚发热,中医认为是严重的,属于“内伤发热”范畴,但是,若你请来那一根小小玻璃管儿,体温往往是不高的,最多是一个小小的低热。与之同档,还有一些发热,比如“气虚发热”“阳虚发热”“淤血发热”,体温往往也不升高,体温表就鞭长莫及。
总之,中医说的寒热并不一定指身体的实际温度,而体温表却只看人家冷暖,基于此,用它来判断寒热可得小心点儿。对体温表,中医当然要洋为中用,有了它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只有它又绝对不行,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辨证施治。
史亦谦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方剂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胆囊炎、内分泌功能失调、月经失调、失眠、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再障及亚健康状态调治,面部痤疮。
坐诊时间
二门诊:周日上午(暂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