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经常伴随慢性疾病 [复制链接]

1#

糖尿病经常伴随慢性疾病

一、关节损伤。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中,把创伤当成非糖尿病的血糖升高因素。骨关节病主要是软组织损伤,属于创伤的范畴。常见的关节损伤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胸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脱出、髋关节损伤、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踝关节损伤、扁平足、掌腕关节损伤等。一些医生认为,上述关节损伤经常是高血糖造成的,而实际上正相反,是关节损伤造成血糖升高。所以,患者如果有糖尿病,同时有关节损伤,在高血糖危症时应考虑先降血糖,如果血糖相对稳定,则应把关节病当成疾病的根本。

中医学很早就重视营养、关节健康和长寿之间的关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二、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最多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无论是否存在高血糖问题,心血管疾病都有可能发生。因此,无论糖尿病的治疗措施是否正确,都无法保证患者不出现心血管疾病。也就是说,健康管理者没有能力承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的风险,也没有这个责任。无论是主治医师,还是健康管理者,都应该积极选择近确的应对方式。

营养与心脏功能的关系非常密切,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六十岁,心气始衰“。

三、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也是最多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接近,但危害更严重。脑中风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往往大于心血管疾病。一些临床急救药品,对没有相关疾病的人使用可能是错误的,比如抗凝药物,已经在说明书中强调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脑的问题不止是脑中风问题,还有脑萎缩,在中医看来,这是脑营养不良的结果,也是一种衰退,这属于肾气衰竭,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灵枢.逆调论》:“肾不生则髓不能满”。

四、甲状腺功能衰退。

甲状腺功能衰退,简称甲减,是老年体弱者常见的疾病之一,也常出现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甲减患者过量服用甲状腺激素,会导致患者出现甲亢症状和危害。而甲亢患者的典型症状如容易饥饿、消瘦、尿多和口渴等,都与糖尿病症状类似。所不同的是,甲亢患者多伴有心脏不适的问题,而糖尿病患者只有在合并心脏病时才会出现心脏不适。

无论甲亢还是甲减,都属于心脆范畴,甲减属于脾脆虚劳,甲亢属于脾脆消瘅。如《本脏篇》指出:“五脏脆则善病消瘅”。

五、消化功能退化。

消化功能减退是常见的老年病,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经常伴随的疾病,便秘和慢性腹泻都可以直接影响到血糖。急性腹泻、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可以影响进食和食物吸收,从而导致血糖的补充不足,刺激高糖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和酮体增多。

中医学很早就注意到胃肠功能与消渴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认为是胃热导致消渴,如《灵枢.师传篇》说:“中热消瘅,则便寒。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六、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是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现代医学认为,长期高血糖导致了肾功能衰竭;而中医观点认为,肾脏问题导致消渴,或者说糖尿病并发症是病因的放大。

《素问.刺热论》:“肾热病者,先腰痛行酸,苦渴数饮,身热。”《金匮要略》谓:“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七、眼病

糖尿病并发眼病,称为糖尿病眼病,是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最常见的是眼底广泛血管瘤、眼底出血、眼底*斑病变、视神经萎缩等。常伴有低血糖的典型症状,如大汗淋漓、心慌、无力等。属于中医学气脱范畴。因此,可以认为是低血糖和相对低血糖导致糖尿病眼病。

关于气脱可以导致视力的损害,古代中医学很早就有记载,如《灵枢.决气》:“气脱者,目不明。”

八、坏疽

多发生坏疽是糖尿病晚期患者常见并发症。最易出现的是脚趾坏死,故糖尿病足是多发性坏疽之一。如果病情太久,即使脱疽痊愈,也会因为身体透支太过而生命不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