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复制链接]

1#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而使血管腔狭窄、阻塞或痉挛导致心机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中医药在防治冠心病方面独具特色,血脂康、通心络胶囊,还有丹参片、丹参注射液、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地奥心血康及具有“扩冠”效应的单味中药丹参、三七、葛根、山楂、决明子、毛冬青等,临床用于冠脉斑块具有很好的预防、消退和稳定的作用。传统的针灸治疗冠心病既简便又行之有效,常见穴位有内关、膻中、心俞、间使、足三里等,它不但可缓解心绞痛,还能调节机体功能,针灸疗法可适用于冠心病的全过程。

目前用于防治冠心病的中成药有10多种,但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速效救心丸:该药属于活血理气药,可以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用于治疗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每日三次含服,每服3~6粒,急性发作可服10~15粒。一般在5分钟内心绞痛得到缓解。

(2)苏合香丸:功能芳香开窍,理气止痛。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

(3)冠心苏合丸:由苏合香、乳香、檀香、青木香、冰片、朱砂、白蜜组成,制成小蜜丸。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1次1丸,日服3次,口含或嚼服。

(4)苏冰滴丸:由苏合香脂,冰片组成,口含或吞服,每次2~4粒,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绞痛,治疗胸闷气短等。

(5)冠心二号片:由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组成,功用理气活血止痛,有强心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每次服5片,1日2次,该药可较长时间服用,一般没有副作用,不属于速效药物。

中医食疗:

1、大蒜粥:紫皮蒜30克,置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蒜瓣,再将粳米克煮粥,待粥煮好后,将蒜再放入粥中略煮。可早晚食用。

2、芹菜红枣汤: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每日2次。

3、木耳烧豆腐:黑木耳15克,豆腐60克,葱、蒜各15克,花椒1克,辣椒3克,菜油适量。将锅烧热,下菜油,烧至六成热时,下豆腐,煮十几分钟,再下木耳翻炒,最后下辣椒、花椒、葱、蒜等调料,炒匀即成。

中医茶疗:菊花山楂饮: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水煎或开水冲浸,每日1剂,代茶饮用。

中医按摩:

1、捏腋前将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腋前,其余4指放在腋窝下,对合用力捏拿腋前肌肉0.5~1分钟。双侧交替进行。功效:活血通络,疏经止痛。

2、摩揉膻中穴:将右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正中),适当用力顺时针、逆时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功效:宽胸理气,清心除烦。

3、团摩上腹:将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心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作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部发热为佳。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4、分推肋下:将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胸部正中骨头的下端)旁,沿季肋(胸腔下缘)分推0.5~1分钟。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5、合按内关穴、外关穴:将一手的中指和拇指放在另一手的内关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横指,两筋之间)和外关穴(位于手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横指,与内关穴相对)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6、掐按足三里穴: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4横指,胫骨外侧约1横指筋间处)上,其余四指附在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7、揉按三阴交穴: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右(左)手拇指指腹放在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4橫指处)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穴交替进行。功效: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在坚持自我按摩的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