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ldquo大寒rdquo年 [复制链接]

1#

今日17时,迎来大寒节气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

大寒过后,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轮回

民谚曰“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冬天就要过去,春天已经不远

我们一起来看看天气情况吧

未来三天:天气将会以晴到多云为主,20日-22日白天为晴好天气,22日夜间多云。无明显降雪天气过程。同时未来三天气温逐步回升,风力不大,平均风力2-3级,今天夜间的最低气温为-21℃,未来三天最低气温在-6℃至-8℃,最高气温在-19℃至-23℃。

提醒大家外出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谨防感冒。空气较为干燥,一定要多多补水哦。

年关将近,记住这“五宜”

食宜温

养肾为主

我国传统五行学说认为,肾应冬,属水,主藏,所以,“冬季养肾”是养生的基本认识,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可适当多吃。


  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有助于体内阳气升发,可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但补的同时别忘了,中医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炖肉时不妨加几块萝卜,或搭配素炒萝卜丝、蒸萝卜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进补太过造成的脾胃消化不良。

睡宜早

养精蓄锐藏阳气


  在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正如《*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天不妨“偷点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动宜慢

微汗即可


  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慢半拍”,以免扰动阳气。


  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大家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达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此外,运动尽量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头宜暖

胸背足忌寒凉


  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中医认为,头是各条阳经会聚之处,心为阳脏贯通胸背,寒易从脚而生,因此,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出门应戴好帽子,避免湿发出门;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选择舒适保暖性能好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

心宜平

节制喜怒晒太阳


  冬季白天短而夜间长,寒冷的天气、呼啸的北风常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引发失落、沮丧等情绪,甚至患上抑郁症。因此,要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积极乐观地面对寒冷的天气变化。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来源:中国天气网、人民日报

大家都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