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压门诊,经常会遇到有服用药物多年的患者问大夫:大夫,我什么时候才能停药呢?这要从高血压的形成来分析了。现代每个人,或自己或身边人是高血压。但对于高血压的形成过程了解不深。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
为什么容易出现高血压疾病呢?
一、心脏病因素: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压的高低关系是最密切的,如果有心脏病,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等并发症。
二、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多个器官功能会开始衰退,而且血管壁会变得比较脆薄,血管多个部位很容易出现堵塞或者异常,那么就会引起血液不流通,也是很容易出现高血压疾病的。
三、饮食不当:在平时经常吃高脂肪的食物和高胆固醇的食物,经常吃肥肉和红肉,这些脂肪会保证营养过剩,就会堆积在血管里,那么也会引起血管堵塞,就会诱发高血压疾病。经常大量的吸烟喝酒,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因为香烟和酒精都会刺激我们的血管,很容易引起血管剧烈扩张而发生血管破裂,甚至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四、缺少锻炼:在平时经常坐在电脑面前久坐不动,缺少体育锻炼和运动,就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就会出现血液不流通,长时间如此就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的常见误区:
1、高血压疾病专属中老年人群
高血压并不是只有中老年得这种病。据相关研究表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不规律,亚健康严重,长期处在高度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也会得高血压。
2、患有高血压,有时间就测量
这种做法不合理。身为高血压患者,我们要明白,一天当中,血压的活动是有波动的,它存在波峰和波谷。一般测量血压最好在早上9点以前和晚上8点左右最佳。主要是为了避免其它时间服用降压药物,测量血压出现不准确性。
3、不遵照医嘱服药,血压一高才吃药
部分患者并未遵医嘱服药:只在血压高时服药,而血压降至正常时停,或者不能规律服药,经常出现漏服现象。也有不少患者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而不敢联合用药,还有的患者未经诊治医生复诊,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这些情况都会使血压忽高忽低。
长期患高血压都有哪些危害呢?
心、脑、肾等器官是高血压的损害对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5年内必定会出现这些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还可以引起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长期的高血压还会使心室扩张,形成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最后引起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溢血。高血压可以引起肾动脉硬化,影响肾功能,甚至会导致尿毒症。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预后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