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心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年养生有讲究 [复制链接]

1#

我们可能遇到过很多老年人,他们年龄相同,但是在精神状态以及行动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人才60多岁,却整天腰酸背痛、精神倦怠,甚至都用上了拐杖;而有些人即便已经70、80岁,却身形矫健、谈笑风生,反而越活越“年轻”。

我国著名的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看上去身体硬朗,精神饱满,完全看不出来已经是85岁高龄。用“行如风、坐如松”来形容也毫不夸张。在武汉疫情期间,钟老独当一面,行动力一点也不逊于那些年轻医生。

年龄相同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他们对待“养生”的态度不同。健康长寿几乎是所有人都希望达到的,有些人却把这寄希望于“老天爷”,觉得寿命是“天定的”,养生不养生是次要的;有些人则认为寿命是由自己决定的,积极养生才是关键。

其实,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无法阻止岁月的前行的。年龄在不断增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时刻做好养生的准备,才能尽可能减缓衰老的步伐。

当人们步入老年,身体状态在慢慢地衰老。当一些衰老信号开始来临的时候,就说明可能已经迈进老年世界了。接下来,就让医生给你好好絮叨絮叨。

生命无法暂停,青春不能永驻。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也只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美艳,重要的还是如何地正对衰老。

步入老年,身体出现这5大衰老信号,都是正常现象

当机体开始衰老时,在人们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变化。要提前了解,做到心里有数。

皮肤变化

皮肤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长皱纹、皮肤及肌肉松弛、色斑形成这些方面。很多人总是会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皱纹在不经意间已经爬上了眼角眉梢。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从出现皱纹到松弛,甚至长出大大小小的色斑,这些都是我们不愿面对的事情。

其实,并不是年龄大了之后才会出现这些变化,这比我们认为的还要早。20多岁以后,脸上的胶原蛋白就开始慢慢流失,皮肤弹性逐渐消逝,不再如以前那般紧致。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皮肤变化也是正常的现象。

骨骼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骨骼骨量的逐渐丢失,这使得骨密度慢慢下降,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朋友,要同时面临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期后的骨质疏松的双重考验,还要预防甲亢或者慢性肾病等疾病引发的继发性骨质疏松。

此外,肌肉的生理特性和代谢也会发生变化,收缩能力降低,抗疲劳差,逐渐出现废用性萎缩,导致维持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降低,易行动不便或摔倒;软骨的退变,逐渐出现关节变形、疼痛等骨性关节炎。

这时,由于骨骼退化带来的各种疼痛就接踵而来,像腰腿痛、关节痛等等,还有可能出现驼背、身体变矮等现象。这些对于老年朋友来说,也不要过分忧虑,正确对待和预防即可。

血管硬化

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有些老年人的血管会开始出现硬化,长时间的脂肪沉积物,容易形成大大小小的斑块,导致血压增高等诸多问题,同时也是引发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记忆力减退

这也很常见,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老年人的“健忘症”就慢慢显现了出来。有时候为一些认知方面的障碍做过的事情经常会忘记;曾经自己放置的东西却想不起来在哪;甚至连刚才说过的话都记不清楚。这些都需要引起注意,但又不需要过分忧虑。

感觉功能下降

感觉方面主要体现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特别是视觉和听觉。听力和视力的下降是很普遍的。我身边的老人就是一个例子,听力严重下降,每次和她说话都要很大声,声音小他就听不见。但是我一旦声音太大,她又会抱怨我说话太凶。这也是年龄大了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为何老年人会出现这些方面的改变?除了一些我们无法改变的自然因素外,更多的是“自我允许”行为加速了机体的下滑。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国民的人均寿命确实在不断提高。但是你会发现,真正活到90岁以上的人却为数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虽然每个人都在想着能活得更久,但有的人却不付出行动,只是用嘴在祈祷;有些人每天都在养生,却不重视养生的方式。

在这里,医生想说的是,养生也是有一定的“窍门”的,选对方式才能延年益寿。

养生有秘诀,做到这3点方能延年益寿

《*帝内经》讲:“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年龄一到60岁就开始慢慢进入老年世界了。自此以后,人的脾气、肺气、心气、血气都逐渐衰弱。这也就意味着人的脏腑气血在衰退,机体调控阴阳平和的能力在降低。

于是,各种身体问题也日渐显露出来。虽然自然规律不可挡,但是我们就真的无计可施,无招可防了吗?当然不是。我们可以从下面做起: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态对于老年人来讲是很重要的。有些人,爱操心,无论是家里的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过问。如果遇到了不顺的事情,更是哀声怨道。一些人甚至一想到自己正在慢慢变老就愁眉苦脸。也不爱和同龄人在一起聊聊天。

其实,人总有老的一天,但只要还活着,就得高质量地活着,不然痛苦的还是自己,对吧?一定要想得开,对身边的事或人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动不动就生气,保持心情舒畅,培养自己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合理的饮食

关于饮食,这也是很多老年人比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