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好像不少人对“吃素”的误解都挺深的:有为了减肥吃素的,有为了降血压降血脂吃素的,还有为了长寿吃素的,同时,也有人说吃素就是只吃菜不吃肉,吃素会营养不良,吃素会导致女性闭经等等。为什么说这些都是误解?因为大家对吃素的理解都太片面了,吃素有利也有弊,同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素,比如一些患者为了降血压降血脂吃素,反而有可能惹出大麻烦。
大家都知道,现代人的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甚至血尿酸高,多半都是吃出来的,大鱼大肉吃多了、口味太重了,三高自然会随之而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因此而往另一个极端走——只吃菜、不吃肉。
首先,吃素并非是“只吃菜、不吃肉”,素食主义也分有很多种,除了完全不能吃动物性食物的严格素食主义外,还有可以吃鸡蛋、喝奶的蛋奶素,以及可以吃鱼的鱼素等多种半素食主义,而这些半素食主义的出现,正是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严格素食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就算是因为宗教信仰而有一些食物禁忌的人,也懂得利用其它食物来补充相应营养的缺失,但是我们很多普通人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专业”了。
其次,长期只吃菜、不吃肉的后果,绝不仅仅是营养不良那么简单,就算是血压高、血脂高等各种高的人群,也可能因为吃素而吃出贫血,具体一点,很有可能是巨幼细胞贫血。这种贫血刚好与缺铁性贫血相反,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是小小的,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红细胞是大大的,这个疾病正因此而得名。
吃素之所以会吃出巨幼细胞贫血,是因为这种贫血主要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发的,因为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是DNA合成过程中重要的辅酶,缺乏时就会造成细胞DNA合成障碍,而我们人体并不能自己合成叶酸,维生素B12又属于水溶性B族维生素,所以这两种营养素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得。叶酸大可以通过食用蔬菜水果来摄取,但是维生素B12就不一样了,一般在植物性食物中都是缺乏的,因此必须要依靠动物性食物来获得。
像蛋奶素、鱼素等半素食主义者,就不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因为在禽畜肉、肝脏、海鲜、蛋类和奶类中,维生素B12的含量都不少,但如果是一名抛弃了鱼肉蛋的严格素食主义者,虽然不容易缺乏叶酸,但很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同样也就容易患上巨幼细胞贫血。
最后,也是非常现实的一点,降血压、降血脂不是单单靠吃素就能实现的。就拿降血脂来说,它虽然顾名思义指的是血液里的脂肪,但血脂并不是一种单一成分,主要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而血浆中的胆固醇有好有坏,降血脂的关键,则在于降低坏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是心脏病的风险因素之一。
由于食物中含有胆固醇,所以以前的膳食指南中会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食物中的胆固醇其实在人体中的吸收率很低,要想降低人体胆固醇,主要得控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含量,因此现在的膳食指南中就取消了对食物中胆固醇含量的限制,而是明确要求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减少这些脂肪并不意味着不能吃肉,而是要减少动物油的使用,减少猪肉、牛肉的量,减少油炸食品、糕点的摄入,同时学会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烹饪,增加鸡肉、鱼肉的量,记得吃鸡肉时不要吃皮,控制体重和适度锻炼也有利于减少胆固醇的形成,所以,脂肪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有选择地、聪明地吃,并不是只会极端地吃素。